原标题:陶行知人才观的启示
“为政之道,在于用人,兴邦大业,在于人才。”陶行知先生一生办过幼稚园、小学、初中、中等学校和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陶先生结合中国的国情,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一套独特的人才评价机制。
陶行知的人才观
“国无游民,民无废才,群需可济,个性可舒”这四句话是陶行知人才思想的精髓。陶行知先生的人才思想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和探索出来的,他针对当时的国情,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瞻远瞩,既有社会层面的要求,又有人才个体的需求。“国无游民”就是从国家从社会这个角度提出人人成才。“民无废才”指公民个体无论能力大小,身体力行做力所能及的事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群需可济”是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机构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要求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还要由市场或者用人单位来调节和主导人才的培养方向,人才市场上济济人才,用人单位有充分的选才自主权,供需两旺。“个性可舒”指针对不同人的个性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不能把人才培养成千人一面。参天大树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固然令人羡慕;默默无闻的小草也能美化绿化大地,装点人们的生活,也不必自卑,人人能成才,处处能成才。
人才、大才和天才的关系
陶行知在重庆办育才学校时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加以定向培养,进行因材施教。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就转化成‘大才’。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诱导,学生们自己再出‘一’身力,流‘一’身汗,‘一’定时间之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真正的天才是师生经过共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不间断的乐教乐学而培养出来的。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几个‘天才’又有什么不好呢?”陶行知对人才、大才和天才的解释一针见血又通俗易懂,深奥的道理他用朴素话语解读,使人记忆深刻、过目不忘,对当下大学生认识自我,及时调整就业方向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大材小用与怀才不遇
人才对于自己的价值认知度有不同的理解,陶行知于1931年9月在《申报·自由谈》发表《写字》一文,利用“用什么笔写什么字”来做比方,论证了大材小用与怀才不遇,并且特别指出有大才之人要做大事。陶行知以为,大材小用则小才自必大用,甚至于专用。小才大用则大才自必小用,甚至于无用。有大才一定要做大事,立刻就要做大事而不肯从小事做起,心理上便不免有怨望,阅历上也不能有坚实稳固的基础,往往产生怀才不遇之感,而专业不对口、没有合适的舞台施展才华也是产生怀才不遇的原因之一。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人才不分大小贵贱,岗位不同,性质也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是金子放到哪里都是闪光的,但是,前提是自己要是金子,在时机成熟时放到合适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莫要牢骚满腹。人只有找准自己的坐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
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陶行知对人才有这方面的论述:“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没什么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危害也就越大。所以必须筑牢人格长城。”
陶行知先生教育儿子“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实在的工作能力比学位证书更重要。陶行知的博士论文因失火化为灰烬。有人劝他通过回忆再写,他认为做点实在的教育工作比一纸学位证书更有价值,因而他也就没有得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直到后来因为他为中国科学教育的推进作出了贡献,1929年12月,上海圣约翰大学才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陶行知的人才观既是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提出的人才观,又注意到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教人做一个既适应社会潮流又适合自身发展的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社会、服务人民,在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在乐业中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陶行知的人才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