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严抓人才培养,大学最该做出的改变

时间:2019-06-24 14:5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熊丙奇 点击:
新一届大学生已陆续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之前不同, 00后 成为主角。在今年的高校招生中,大数据、机器人专业成为爆款,全国有248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新一届大学生已陆续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之前不同,“00后”成为主角。在今年的高校招生中,大数据、机器人专业成为“爆款”,全国有248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有60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这被舆论解读为,大学以全新的专业布局迎接“00后”的到来,开启大学的“00后”时代。

确实,“00后”成为大学新生的主角,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学校的专业,这只是大学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对于我国大学来说,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把“00后”一代真正培养为具有个性特点的创新人才。

谈起“00后”,舆论的普遍看法是,这是具有个性的一代,也是生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环境中的一代,与“90后”“80后”都有所不同,这才有对“00后”进大学的关注。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则存在一个明显的困惑: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给“80后”的教育与“90后”有什么差别吗?已经考上大学的“00后”,他们接受的基础教育与“90后”和“80后”有什么不同?实事求是地说,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可以说,“00后”的学业压力比“90后”的学业压力更大,“00后”一代的父母的应试焦虑比“90后”“80后”一代更强。

如果不直面这一事实,只是空泛地谈该怎么样去发展“00后”的个性,以及该怎样结合“00后”的特点创新教育,很可能是空话。包括“00后”在基础教育学习阶段用电子产品学习,这被认为是他们和“80后”“90后”最大的不同之一,如上课时教师用电子产品教学,做作业使用电子书包和电子作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现代化的教育。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制订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学校教学使用电子产品提出了明确的限制,针对方案要求学校老师原则上布置书面作业,甚至有人感慨,中小学教学,还是应该回到传统的黑板+粉笔时代,而不应该过多依赖电子产品,教育的创新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创新。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单一的分数评价制度,以及学校的办学更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因此,“00后”的基础教育记忆,和“90后”“80后”差别不大,而且很可能应试意味更浓。

那么,他们即将接受的大学教育,会有新变化吗?从专业角度看,我国大学会结合社会发展,开设新专业,但这和“00后”无关,在90年代、80年代,大学照样要开设新专业。最近,教育部下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这对“00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简单来说,这一通知告诉所有“00后”,大学“不好混”了。实行严格的人才培养要求,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这应该是我国大学针对“00后”这一代,最应该做出的改变。

实行严格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这是大学的应有之意,然而,我国大学在过去的办学中,普遍采取“宽出”培养方式,这带来的问题是,从我国大学校园走出的大学生,有很多只有大学生的身份,而无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到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45.7%,然而,由于我国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不说,走上社会岗位的大学生,对产业和行业、岗位的创新贡献也不大,这既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也影响到大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我国的大学教育质量之所以采取“宽出”的培养方式,是因为我国人才评价,还多停留在“学历社会”阶段,即按一个人上学的学校,获得的文凭来评价人才,这使高等教育变为身份教育——给学生一个学历身份。有的大学新增专业的目的,不是办出特色,培养人才,而是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和体量。学生上大学的首要目的,也是获得一纸光鲜的文凭,而非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果这一办学导向不变,估计很难看到“00后”接受的大学教育会有什么不同。“00后”接受的教育会如何,实际上取决于我国整体教育破除以上顽瘴痼疾的力度与程度。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