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江西省人大代表,景德镇市人大常委:汪洋

时间:2020-01-23 11:2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汪洋简历 汪洋同志现为江西省人大代表,景德镇市人大常委,江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景德镇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第十、十一届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华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优秀和杰出人才发展委员会执委汪洋

  汪洋简历

  汪洋同志现为江西省人大代表,景德镇市人大常委,江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景德镇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第十、十一届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求是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优秀和杰出人才发展委员会执委,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理事,安徽省陶瓷协会副会长,景德镇陶瓷工艺协会常务副会长。

  汪洋艺术简介

  汪洋 :号黄山人,1973年11月出生于安徽祁门,师从马颂良、孙其峰、关宝琮、霍春阳等名家,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第十一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瓷都十大杰出青年” 获得者。景德镇市政协陶瓷书画院艺术设计室主任,大瓷网·大陶网艺术顾问。

  1994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2008年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随中国青年研修团赴日本访问研修,2010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班,2011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清华美院满维起工作室,2014年于清华美院吕尧臣大师紫砂研修班学习。2012年参加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短期培训班”第九期。现为第十、十一届中华全国青联委员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理事、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理事、安徽省陶瓷协会理事、江西省青联常委、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景德镇市珠山书画研究院院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景德镇市珠山区人大代表。师从马颂良、孙其峰、关宝琮、霍春阳、何家英、范扬、满维起等著名画家。

  汪洋艺术成就

  汪洋 艺术传略及作品被编入《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作品集》、《首届中国画金鸡奖作品集》、《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大展精品集》、《景德镇陶瓷全集》、《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百家》、《汪洋汪洲陶瓷作品集》、《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汪洋—陶瓷艺术》等画册,国画、陶瓷、紫砂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金奖。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民族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工艺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浙江经视、中青在线、《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新民周刊》、《中国书画报》、《美术报》、《江西日报》、《辽宁日报》、《江西画报》、《中国陶瓷》、《景德镇陶瓷》、《南方航空》、《茶博览》等媒体

  汪洋紫砂刻壶

  “与瓷瓶上用笔不同,在紫砂壶胚体材料上刻,用刀的力度要更大些,对腕力、指力、眼力的要求,自然也更高些,而且不能更改,一不溜神,这壶就报废了。”虽说,画瓷与刻紫砂壶分属不同的艺术范畴,但艺术总是有着相通的地方。比如,“陶瓷和紫砂都是利用材料胚体表现物象,如器型、图案、色彩等”,事实上恰恰是这些共性夯筑的基础,终令汪洋抡起悟性的锤子,将自己的艺术个性在一只只紫砂壶上表现得洋洋洒洒、美轮美奂。

  在紫砂壶刻制的艺术世界,汪洋自是左右逢源、吞吐绵绣。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汪洋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刀刻方法。在熟练运用冲刀、双刀法等宜兴传统刀法工艺的基础上,除了将自己常年绘画积累的经验和感觉,包括篆刻、雕瓷用刀的感觉都有意融入刻壶外,他更创制了逆势切刀法、撬刀法等。要知道,紫砂壶上的人和物,囿于刻制和尺寸,不可能细雕细琢,这反而造就了简洁、清晰、生动的个性和视觉认知度。汪洋对此的理解是,“抓住主要矛盾,强化人和物的关键转折部位,借以展示其姿态、动势以至表情和情绪”。这种“以少胜多”的表现手法,自是造就了汪洋刻壶朴素与大气的完美统一。

  汪洋的紫砂壶刻制作品,能让壶成为自己的心声,亦就是说,自己想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还是要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如果说,宜兴紫砂传统多讲究工整的话,那么,汪洋因其书写性浓而更注重自由的张扬、率性的表达。看他壶上人和物的线条,皆以一种十分肯定、刚劲、简约、雄强的刀工刻制而成,且在形式美的构成上,达到了一种古朴、厚拙、雄浑豪放、大气磅礴的艺术境界。“其实,这不仅是我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批人、一群人的行为——这已经成为一种创新的因子,一种对传统的积极突围 。”

  汪洋紫砂欣赏

  

  譬如,大面积的荷叶、鸟、山水中的石头、树叶,弄得不好就平了,质感出不来。只有把刀当作毛笔来用,使得线条轻重有变化,做到虚、实结合、笔断意连,才能拉开瓷画和刻壶的距离,并实现殊途同归。定睛细看,由其刻制的一把“荷香十里”壶,便是抓住了荷与鸟这一重点,而为表现荷叶的浓淡深浅,更是运用了撬刀等技法,不仅根据需要安排深浅,而且在深的里面再有深浅变化。于是乎,其立体感、幽境感,呼之欲出。其它像“天高气清”壶、“香雪海”壶、“秋江独钓”壶、“秋韵”壶、“论道图”壶、“难得糊涂”壶、“香祖”壶、“携琴访友”壶等,都富于自己的创作个性 。

  汪洋瓷画人生

  三次求学

  1973年,汪洋出生在安徽祁门的一个农村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萌生了对画画的喜爱和渴望。为了买画画的纸和笔,他把买早点的几毛钱攒了起来。一放学,他就跑到郊外山头作画,直至夜幕降临。天性的释放加上资质聪慧,让汪洋很快就成了那一带小有名气的绘画神童。为了让汪洋得到更好的培养,1989年,父亲带着他三谒名师,成为民间艺术家马颂良的关门弟子。在马老的言传身教中,汪洋画技渐进,学识亦精,于山水花鸟见神韵,得其师尊真传。一次景德镇之行,让汪洋接触到了陶瓷艺术。从此,他便对陶瓷艺术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1991年,汪洋挥泪辞师离家,带着马老的举荐信,只身一人来到了景德镇。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复习,汪洋考进了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扎实的功底,加上异常勤奋,使得汪洋陶瓷技艺突飞猛进。毕业后,汪洋又乘车北上,踏上了第三次求学之旅。在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他师从著名的孙其峰、关宝琮,白庚延、何家英等大画家。三段艰辛的求学生涯,使汪洋不仅掌握了陶瓷绘画、拉坯、利坯等陶艺技巧和生产工艺流程,而且提高了他国画创作的文学艺术修养,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博采众长

  汪洋认为,艺术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将自己的思想与艺术融为一体,才能使艺术焕发勃勃生机。为此,他经常外出写生,采风中的点点滴滴都令汪洋感到新奇和震撼。汪洋说,创新是每一位陶艺工作者必须努力去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千年的陶瓷文化发扬光大。多年来,他走遍了河北定窑、浙江龙泉、江苏宜兴、耀州窑等产瓷区,与多位知名工艺美术大师结交,广泛涉猎釉下青花、青花斗彩、釉上彩等陶瓷绘画装饰领域,博取融会,兼收并蓄,独创了高温颜色釉绘画装饰和釉上国画斗彩装饰的表现手法,更成功开发了高温窑变、高温结晶釉综合装饰马赛克,这类产品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提高了建筑陶瓷装饰的品位,畅销全国,并打入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市场,受到推崇和好评。十年的艺术生涯,汪洋创作的精品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及好评。国画作品《野趣》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陶瓷作品《二老对弈》综合装饰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等,陶瓷作品《中印青年·友谊长存》被指定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其优秀作品荣获全国第六、七、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银奖,江西省第五届陶瓷艺术百花杯“一等奖”、第二届辽宁省“红山杯”工艺美术作品展“银奖”等十余项国家级、省级大奖 。

  德艺双馨

  面对鲜花、荣誉和掌声,汪洋非常谦虚和淡定。他说,今天能有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无数关心过和帮助过他的人,因而,回报社会是自己应有的责任。多年来,除了忙碌在工作室中,汪洋就奔波在全国各地的慈善义卖会上。他挥毫泼墨,以瓷为媒,以笔传情,为慈善事业倾注殷殷爱心。先后参加捐助下岗特困户艺术品拍卖献爱心活动,红十字会抗“非典”募捐活动,“希望工程”、“抗震救灾”和由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的助残艺术品义卖会等社会公益事业。从1999年至今,汪洋担任了景德镇市老年大学客座教授,义务授课累计1000多节。他的工作室先后安排了60多名下岗职工就业,将热爱美术的贫困学子纳入门下,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陶瓷绘画技艺。自古“瓷”与“慈”通借,慈善文化与陶瓷艺术一样,起着塑造人性德行、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德艺双馨的陶艺家,汪洋以高尚的艺术情怀和精湛的陶瓷技艺,践行着爱心的传承。这种热心公益的博爱精神,给予了传统艺术一种全新的阐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