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专家在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陕西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本报通讯员 陈尚东 杜深华 2019年6月10日至14日,优秀青年专家国情考察活动在陕西省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28位优秀青年专家参加了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他们主要是能源化工、材料科学、生物医药、农业科技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国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国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领衔科学家。 考察调研紧凑充实,互动交流相谈甚欢,实地参观体会深刻。陕西之行为这些青年才俊们带来了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坚守科技报国的初心,坚实砥砺创新的脚步。大家一致认为,考察学习既是一次“铸魂补钙”之旅,同时,也是切磋交流的难得机会。 初心——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砥砺坚守 这次组织优秀青年专家开展国情考察活动,正值全国上下按照党中央部署,全面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时。 考察活动继续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作为主题。参观“首站”选定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博物馆。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明侦是一位“90后”,在聆听了“西迁人”的事迹报告后,这位青年学者动情地说:“老一辈知识分子放弃的不仅仅是优渥安稳和繁华锦簇,而是自私与小我;选择的也不仅仅是艰辛和苦难,而是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无私与大我。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当享受了足够多的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就应该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因为我们对这个国家是有使命的,更是有责任的。”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空间狭小、光线昏暗的窑洞中,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设计中国命运的路线图。在这里的油灯下,诞生了一篇篇决定民族命运的光辉著作,点亮了中国革命的未来。 国内的科研条件是否能跟得上,是否有好的科研环境?这曾是许多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考察团成员回国前普遍担心的问题。不过,在国外工作多年,来自国家能源集团的王宝冬看来,这些现在已不足以造成困扰,积极乐观的精神鼓舞着他。“党在延安时期锻造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告诉我们,越是困难越向前。这样的精神感召让我们与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信仰追求有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大家走进村史馆、知青旧院,从老照片、旧物件中,感悟总书记在梁家河艰苦岁月中淬炼的使命初心和为民情怀。青年习近平的言行让考察团成员们备受激励,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姚宗路说:“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战场,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找准着力点,为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视角——在考察新陕西中重新确认 上世纪5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仅用了8个月就完成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首次“西迁”。今天,交大人也用8个月的时间建成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首期工程的全部项目主体。许多专家对西安交大的负责人说:“你们创造了‘西迁精神’的‘加速度’!” 了解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为科技人员量身打造科研平台和提供的优越工作条件,大家不约而同地为陕西对人才的重视与厚爱而点赞。“以前只知道陕西是科教大省,看了创新港的建设和发展,才对陕西求贤若渴拿出的真招实策有了更加真实的感知。”华中科技大学柯昌剑认为。 同样需要重新确认“视角”的观察,发生在延安的行程中。“我们看到的是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新延安。”满眼苍翠,处处葱郁,完全颠覆了大家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旧有概念。当听到“40年来,延安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提高到32.9%,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的介绍时,同济大学徐俊教授激动地说:“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定胜天’!” 仅用不到5年时间,在山梁间埋土填壑再造的延安新城,让考察团成员真切体会到,老区人民在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征程中对寻求发展新路径的执著和时不我待的迫切。 在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核心区西安高新片区部分企业参观考察时,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拆除“围墙”,开放办所,探索“人才+技术+服务+资本”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服务模式,对考察团成员触动很大。“这是激发人才活力,凸显人才作用的成功实践,其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都很高。”中国人民大学李婷教授评价。 “力求做精做强,创造符合引领前沿的核心技术和满足市场的拳头产品,应该是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赢得发展先机的制胜法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黄薇教授认为,这是陕西在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中独到的创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陕西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中的特色亮点。 合作——在交流碰撞中共筑共建 一连几天,无论是在行车途中还是饭后散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志军和考察团中几位研究植物学、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的青年专家聊得非常热络。“我们的专业领域虽然不同,但都可以找到交叉的合作点。” 6月10日,考察活动启动当天晚上,就安排了“破冰交流”环节,那些平时埋首案牍、凝神实验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自我介绍的同时,也展示了学研所长。考察中,大家相互寻找合作的契机,聚力攻关科研难题。 区别于以往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国情研修培训的形式,这次国情考察活动将“课堂”直接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安排优秀青年专家与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甚至是在田间地头参观考察或直面对接。28位专家都是与陕西在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上有着很高关联度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各自的专业特长,很多也是地方发展亟需智力支持的领域。 在延安的考察交流中围绕能源化工、畜牧养殖,以及创新本土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部门与考察团成员进行热烈地互动沟通,初步建立了合作联系。“与地方发展实际无缝对接,不仅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同时国内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会使我们的科研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可以更加有效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清华大学教授罗三中说。 “建议加强对人才政策落地情况的实效考评”“优化人才支持政策配套,完善科研资金拨付机制”……为了更好服务人才,用好人才,考察期间特别安排了一场关于人才政策实施情况的座谈会,邀请财政部有关工作负责人到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青年学者们畅所欲言,一批聚才用才的真知灼见被反馈给决策部门。 “希望能将国情考察活动打造成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触实情、接地气的学习交流合作品牌。”青年学者们表示要将考察活动的收获分享给团队成员。大家一致表示,当今中国,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一定要把握机遇,把个人追求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不忘爱国初心,牢记报国使命,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责编:程宏毅、刘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