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于今年年初发布后,业界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讨论可谓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尤其是不久前,媒体爆出部分东部高校不惜高薪向中西部高校“挖人”的现象,更是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 如今,全国两会正在北京举行,对于“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不同高校高层次人才应该如何流动的问题,参会的代表、委员们又是怎样的看法呢? 本报专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希望他们的看法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院士: 国内人才计划需统筹管理 当前,在国内东西部高校人才交流的问题上,的确存在着无序竞争,乃至于恶意挖人的现象。我认为国家应该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一些不同的政策,并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人才引进采取一些政策上的倾斜,比如适当提高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待遇等,从而增加中西部地区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同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人才补偿机制方面的探索。具体而言,如果中西部高校引入的一名高层次人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又找到了其他地区高校的更好职位,并希望离开原高校。此时,对于原高校而言,我们不可以一味地阻止该人才离开,但学校毕竟在前期为引入人才投入了大量资金。因此,这些资金也需要由后引进人才的高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偿。 当然,简单的补偿机制,乃至于简单的提高待遇,并不是留住中西部高校人才的根本办法。在我看来,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国内高校各自的学科特色其实已经很明显,不论是现有的优势学科,还是力图发展的新学科也已经十分明确。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已经发展到了可以用事业留住人才的阶段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特点,给高层次人才打造一个能安下心来做科研的良好环境。 在这方面,我们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相对优越的科研硬件条件。另一方面,也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在这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各类人才项目种类多,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人才定位不够清晰,人才项目管理分散,重复支持现象严重,对于同一层次的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人才项目往往会出现反复重复申报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一些人才为了获得不同部门的支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重复申报各类同层次人才计划,争取更多资源。 因此,我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人才项目的管理,全面统筹整合各类人才计划,进一步明确各类人才之间的合理定位、层次、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体系,鼓励青年人才选择一项相同层次的人才项目进行申报。同时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促进人才创新活力。在人才项目评审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为优秀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好地监督保障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 人才政策应避免多头管理 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很多发展空间的。但在与“人”相关的某些制度层面,我们的确还需要进一步下放一些权力。 众所周知,在高校办学的过程中,最难得的便是人才资源。然而在这方面,当前国家重点高校、东部地区高校与地处西北的高校之间差距正在越拉越大。可喜的是,教育部前不久刚刚出台文件,建议东部高校不去西部高校挖人。尽管这只是一个软性的建议,但至少说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然而,西部高校本身的人才问题依然需要解决。 我所在的高校地处西部,支持学校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对较弱,自身财力又不是很充足。在此情况下,我们如果想引进人才,就必须在职称待遇方面,尤其是在有着某些硬性规定的人事编制等方面,获得更开放的自主权,否则我们在人才竞争中就很难占据优势。 在此,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应该对人才政策本身进行一番梳理。在我看来,这方面我们存在一些“多头管理”的现象。 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已经被评为了“长江学者”,是不是就一定再去评“杰青”呢?当然,无论是“长江学者”还是“杰青”,都是国家层面的重要人才项目。但这些人才项目目前既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彼此间的区别度也不是很大,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这些项目很容易集中在少部分人才手中,从而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把所有项目都交给少部分人才,让他们好好发展呢?还是应该探索不同项目的侧重点,使彼此间的项目避免兼得,从而覆盖更多的人群呢? 在我看来,后一种做法有几个好处。首先是可以让优秀人才静下心来做研究。否则,为了争取不同的“头衔”,他们难免要整天忙于申请、评审、答辩、验收、评估等一系列事务,无暇全身心地从事科研工作;其次,这样也有利于将有限资金用于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自党管人才以来,在统筹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些效果。 从西部高校的角度讲,这些国家级的人才项目都很有必要,对人才成长的帮助也非常大。或许就因为几位这样的高层次人才的加盟,就可能在西部高校带动一个学科乃至一个学院的发展。如果相关人才项目的覆盖面可以更大,西部高校也就更有机会吸引到这样的人才,这对西部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也是大有裨益的。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 “头衔”太多不利于“双一流”建设 高校之间相互挖人的现象由来已久。在这方面,首先存在一个导向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对人才的使用和评估出现了偏差。 比如,我们进行的学科评估,在相当程度上就是 “数人头”。一所学校拥有的“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的数量多少,直接关系着评估的最终打分情况。而这些分数又与高校能获得的经费拨款密切相关。毕竟,目前我国高校经费的大部分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即使是为了在评估中获得好的名次,也只能到处“挖人”。 在我看来,这种现象牵扯到了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是评价机制,特别是学科评价机制,再具体一些,便是“一流学科”的评价机制。其次,在评价完成之后,我们得到的结果又该怎么应用到高校的实际运行之中?如果还像之前那样,评估结果与高校经费紧密相连,甚至与校领导职位变动密切相连,高校之间相互抢人的状况就不会发生改变。 此外,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应该关注另一个现象。那就是目前“帽子”满天飞,人才的头衔满天飞。然而,在各种“头衔”层出不穷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问:头衔和人才是对等的吗?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两者当然有所关联,但绝不能划等号。必须承认的是,目前高校的“挖人”行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挖头衔”。只要有“头衔”,不管人才本身是否适应学校的具体情况,一律挖来。丝毫不顾人才引进后是否能真的把学科建设带上去,将所在学科建成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学科。 我们目前所建设的“双一流”大学,是要有时间维度和文化传承的。换言之,“双一流”建设需要有时间的沉淀。然而现在很多高校却过于功利化,只顾一味地“砸钱”,并没有考虑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文化究竟是什么,这对于高校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 当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也包括部分教师不管是否“水土不服”,只顾片面追求头衔和实际利益。因此,从根本上说,要想杜绝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把握好“双一流”的顶层设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院系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真正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院士: 人才政策的杠杆作用需加强 应该说,高校间相互“挖人”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西部高校之间,而是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之间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此,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高校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挖人”。 首先,这一方面源于“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尤其是高校对高层次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与有关部门组织的大量评估指标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对于所谓“高层次人才”都有明确的数量要求,而且这些评估又与大量教育资源的分配相联系,从而就导致了很多高校希望通过囤积“人才”来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因此,要想使高校间的人才流动状况相对健康稳定,教育主管部门在学科评估等指标上要弱化对人才“数量”的过分关注,转而考察师资队伍的结构与质量,关注高层次人才是否在高校人尽其才,作出了实际的贡献。 其次,近年来,国家对中西部高校投入很大,各高校的装备水平也在提高,但在我看来,相关的投入依然不够,国家还应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使中西部高校的科研基础设施更加健全,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科研“硬件”和“软件”环境。同时,也应适当提升中西部高校科研人员的待遇,中西部高校本身也应该更加关注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从而达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效果。 最后,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本身的导向作用,引导高校教师向中西部高校流动。近年来,教育部在评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时已经专门对中西部高校的教师实施了特殊政策,这就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这项政策使得在“长江学者”的评选中,中西部高校的竞争压力要小于东部高校。这对于东部高校的一些教授来说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由此,也会吸引部分东部地区高校的人才向中西部流动。 在我看来,这种通过人才政策产生的杠杆作用不应该仅限于“长江学者”的评选,而是应该将范围扩大,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西部高校整体的人才吸引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 高校“引智”更应瞄准海外 “双一流”建设启动之后,各高校都在绞尽脑汁提高学校的竞争力。高校所拥有的尖端人才数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一流”程度。因此,很多高校尤其是东部高校开始去西部挖人才。 应该说,人才有序流动本是有利于高校发展的正常现象。一方面,人才本身在流动过程中能学习各方面知识并提高学术水平;另一方面,流动人才进入高校后,也能利用自身条件带动学科和高校的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流动已经有些失序。东部高校为了自身发展,吸引人才可以理解。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说,西部也需要建设,而且这种需求更加迫切。西部发展本来就相对滞后,可以说,如果人才来到西部,他们所能发挥的作用更大。从这个角度说,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然而,仅仅凭借一份《通知》是很难改变现状的。国家还需要在宏观政策方面加强引导,帮助西部高校吸引人才,并尽量给予西部高校政策倾斜,给西部高校的高层次人才一系列特殊照顾,包括住房、工资津贴、科研条件等,使西部高校既能“引得来”人才,又能“留得住”人才。 必须强调的是,高校尤其是东部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望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西部,应该放眼全世界,比如吸引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参与高校“双一流”建设,或是邀请外籍专家参与学科建设和教育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我们实施“百名博士”引进计划,每年引进的100多名高层人才中具有海外背景的占到了四成以上,这就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能。 从目前来看,国内高校对于招聘教师多数局限于国内培养的中国教师,通常想到的无非是名校教师。可能有些高校能想到海外留学生,但总的来看,我们目前对于利用国际人才加强教学科研、发展高校的意识还不够。我认为,高校现在应该更新观念、强化意识,思考如何让外国专家扎根中国,为我国教育建设和科学研究做贡献。 在引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中,除了高校本身观念的转变之外,国家也应该对此加大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对于聘请外籍专家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外籍专家进入国内高校之后的科研条件和教学环境如何配置等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我认为,作为教育方面战略发展的趋势,对于国际人才的引进使用,国家制定并完善相对应的政策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高校引才应重内功限高价 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之间的竞争,最关键的也是人才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本是正常现象,但随着高校办学竞争加强、各地“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的落地以及“双一流”方案的实施,高校“人才争夺战”逐渐出现了恶意互挖人才的现象。 高校自由竞争当然是好事,但恶性竞争就麻烦了,而且更麻烦的是,高校“人才争夺战”出现了两个不好的趋势:以简单的头衔竞争代替对人才的全面评价、以简单的经济利益代替对学术软环境的营造。 如今,高校之间人才的竞争已不是对其智慧和能力的尊重,而是逐渐演变成“头衔”争夺战,人才根据其“头衔”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人才流动走向功利化。当前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一场高校间的“财力大比拼”。“只有不到位的钱,没有挖不到的人”更是成为对高校教师跳槽的一种盛行调侃。 高校之间的恶意竞争不仅破坏了人才成长规律,扭曲了人才的价值取向,还影响了高校正常的学术秩序。对国家而言,人才的无序流动是一场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零和游戏”。 今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曾下发《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 我觉得,除此之外还应该规范高层次人才的待遇标准,制定引才“价格”上限,这对于人才无序流动将会起到抑制和降温的作用。 国家相关部委与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高校广泛座谈调研,共同研究出台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人才最高待遇标准。同时,我们要引导高校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关系,缩小引进人才与本土同类人才待遇差距,设置同一高校内,同学科类型、同层次人才待遇差距上限。 其实,“头衔”并不代表人才的全部,高校在引进人才时,除了要看其是否具有先进的科学思想、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外,还要看其是否适合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与其过度地关注于花更高的价钱引进人才,高校倒不如先修炼好内功,营造好人才持续发展的软环境。这样的话,人才引进和培养也可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对于高校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教授黄德宽: 中西部地方高校也应有“出线”机会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中西部高校的优秀人才流失问题是我目前最为担忧的。 当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不能完全责怪教师,况且学者间的正常流动是有利于保持一个健康的学术生态的。目前,我国中西部高校总体的教育发展环境、学术基础和学术条件相对有限,有时也的确不利于某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潜力。 然而,这样的现实却给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困境。也正因此,不久前,教育部专门出台文件,希望部属院校和东部高校不要到中西部高校“挖人”。不过,人员流动是个人行为、高校行为,行政命令是不能控制的,这也决定了这一文件在客观上产生的效果相当有限。基于此,我担心在“双一流”建设开始后,人才竞争所产生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也将进一步导致中西部人才向东部地区、一线城市高校聚集。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在我看来,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支持力度,让中西部高校的优秀人才也能拥有良好的发展平台,让更多的学科成长,把更多的平台建好,这对稳定人才、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非常重要。 良好的平台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将引导学校办学观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再为中西部高校提供应有的环境和条件。有了观念、环境条件,优秀人才不管是在东部还是中西部高校都能做出一流的成就。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问题才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现阶段,我认为中西部高校最缺少的还是明确的政策支持。比如在“双一流”建设中,对于不同的高校不应参考同一个标准。有关部门应该把中西部高校单独列到计划中去,不能简单地划一个标准,而是应该制定分层、分类的标准,让中西部高校,尤其是让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院校也有机会“出线”。 中西部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要在培育办学特色和提高人才质量上下功夫,积极争取进入“双一流”建设计划。同时,希望国家将地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继续纳入“双一流”建设计划,这些高校在中西部高校中已具备较好基础,借助“双一流”计划可以乘势而上,对提升中西部高校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